Overview
已经有三个档(16有虫(发射1),16无虫(发射40+),17和平富矿(发射5+))发射了,以及一个才4种颜色瓶的bob 和平档。目前个人的一点科技研发顺序心得是(无武器研发考虑)
基本流程和科技
没有蓝图和历史经验,一律考虑总线+量化计算
1. 热力:3种基础矿各一个+煤矿8个摆成环
2. 电力,直接拉锅炉发电机拉20-50个,然后矿机箱子缓存+铜铁煤都单线满,
3. 科技开始:(研发站最多20个反正后面瓶子生产效率跟不上,之后也是空着),物流和自动化基础,然后把常用的 传送带+机械臂+自动箱子+矿机都做自动化, 这时也要开始布局规划,请放宽你的想象力的规划面积,我已经一次又一次放宽,但到后面总是觉得还可以再宽,然后防止雷达
4. 绿瓶入门手工脱离和效率提升:刚炉、蓝箱、中型电线杆、填海、信号网络。讲道理钢炉不是必要的,不过为了占地面积和减少机械臂,并且把电线杆,蓝箱等大量使用做自动化,(自动化多少个合适?做到每次你要用的时候直接去箱子里拿,不用手搓就行),同时把铁、铜、煤、石全部铺满矿机
5. 绿瓶进阶:太阳能和电池可选的(石油前期可以跑路拉管道(这时就要问你管道已经自动化生产了吗?) )替代物就是无脑拉锅炉和发电,火车也是可选的。
6. 绿瓶到蓝瓶:石油的处理在前期可能阻塞多早点储液罐就行,然后入门关键科技:电箱(解决煤消耗,注意占地和刚箱不同),石油高级分解技术(加上前面的控制电路+泵能解决分解阻塞问题),机器人(先建设后物流,差不多前期300-1000算够用,不要铺地和清理满的箱子!注意提前准备好电)
7. 到此基本上 太阳能+电池可以让机器人负责家里了,差不多可以拉铁路开始开新的矿了,你会需要的科技悬崖炸药,(铁路的性价比是很高的,此处可能需要学习铁路铺设技术,火车节数设计,家里等待区设计,资源剩余报警,多路传送带匀流技术)
8. 对插件技术研究不多,个人感觉如果只是为了发射,那就直接点着火箭,开始有多少依赖科技学多少,先学个产能,然后把石油等机器都加上产能好了。差不多也结束了。
9. 如果不只是为了发射,这里我建议的方向是mk2+夜视+固定+骨架+反应堆+核能,大约3500瓶,如果你是各色瓶 1瓶/s,大约1小时+铺设时间,这能解决移动体验和未来不再用铺那么多面积的太阳能
10. 然后可以考虑的方向,橙箱,蓝带,插件塔,速度插件
11. 未来科技和白瓶科技,目前我比较喜欢的是采矿产能,各种搬运量,机器人速度,智能箱子(把一切99%生产自动化)
一些升级和一些科技的看法
例如橙箱和速度插件,目前的感觉是在前期甚至中期,后期在有其它科技更需要的时候,用数量来解决效率问题。
但是比如传送带机械臂,速度不够可能导致总线或各种设计的物资运送问题,只有拓宽来解决,相对更麻烦,但也是非紧急的,可以先自动化生产小量准备着,遇到短缺,替换部分。
对于科技,例如装甲里的电池,地雷,制动技术和科研速度?感觉似乎仔细分析起来都是没啥用的鸡肋,
发射之后
发射之后,你更大的可能是进入贤者时间,而不是继续游戏或这换一个新的mod。但过了几个月几年,说不定你又下载了bob mod或者继续开拓。
因为我自己也没有多少发射后的经验,只能讲一些个人感悟。
1. bob的mod会让你反过来思考额外的中间产物的处理问题,总线的优势,以及真的每个矿都要开吗,不如直接在矿上盖其它建筑
2. 想象力永远低于现实,无论是线路长度,物资预留数量等等,所以后来开局很多生产我都会做缓存箱
3. 蓝图?蓝图!蓝图。从最开始认识蓝图,到去别人那里扣蓝图用,到后来总结,发现其实能一直用的蓝图并不多,版本更替意味着不少黑箱都会失效,就连科技升级,量化的变化也会让新旧蓝图失去意义,更多的可能是17版本推出的复制 剪切和粘贴。当然也有一些常用的,如火车站,铁路变线,核能这种基本不变的蓝图,烧矿流水线
4. 当科技和产能达到了能够自己复制自己的时候,最终面临的是自动铺设采矿,又回到了最初。
打架
也是有过打架,虽然不多,有一点体会
大概就是开污染看谁被罩住了,虽然没罩住也有进化因子
前期1个 可以手lu
然后霰弹枪
然后手雷+汽车+修理包
然后集束手雷
激光炮塔和mk2上的激光武器
反向传送带
成就和mod
之前steam成就据说任何mod都不能加,不知道改了没,即使是无影响内容的美化mod也不能加,我其中有一个档就是专门为了成就开的。据说联机也可以获得成就。 (注意区别游戏内成就和steam成就),建议成就刷得差不多就该安mod安mod吧
不过这游戏有些无影响mod和额外体验mod都是推荐装的
例如瓶颈展示,矿监视,游戏时间,量化生产等等
虽然从某些程度上讲,这些都可以游戏内的信号网络来实现,不过直接mod更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