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ic Combat Guide

烈焰行动 - Battery - Arctic Combat for Arctic Combat

烈焰行动 – Battery – Arctic Combat

Overview

这个游戏以前国服叫“烈焰行动”(Battery),从玩法上来看就是简化版的COD。有连杀奖励有技能有配件系统,内容都较为简单,不似COD那般面面俱到,但体验却非常良好。主要区别在 这个游戏没有地雷,不用担心拐角的惊喜;没有榴弹,而RPG燃烧弹是作为连杀奖励出现的,不同担心满天飞的爆炸物。没有免疫无人机侦查的技能,地图也不算大,不用担心角落里的蹲比。而像无人机,直升机、炮击、岗哨机枪等是作为地图奖励随机掉落的,地图上还有固定机枪以及固定地点刷新的AT4及火焰喷射器,因此新手也能有较好的体验。虽然这么一说感觉少了好多乐趣,但实际玩起来的好处就是可以放心跑动起来,别忘了炸比蹲比本来就是COD饱受恶评的玩法。因此这个游戏的体验足够刺激,但却比COD更为轻松。同时,除了国服外的所有外服都有断肢系统,这在2011年那时候是真的少见。游戏背景是美俄大战,俄国阵营还有全套的俄语配音,诚意满满。优秀的模型,特别是手部模型在当时被许多其他游戏的模组所使用。打击感优异,主要是击中提示音效以及击杀图标,像COD靠拢的尝试非常成功,没有韩国游戏那种祖传的网游味道。但说到底,作为简化版的COD虽然在我看来有些说法,却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也就无法真正从COD那里吸引玩家。因此,当时明显感觉开发商迷茫了,病急乱投医,开始一步步向当时我国国内非常火的主流FPS靠拢,加盲射精准度,改枪声改音效改持枪角度改跑步姿势,取消跑步的体力限制,删减好多技能和连杀奖励,开发重点转向打外星人的PVE(但风格完全不搭,相当违和),开始急着出一些大红大紫的枪械皮肤。一通操作,把一个准COD游戏搞得不伦不类,老玩家全得罪完了,费这么大功夫把游戏特色弱化,那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开发个cs-like游戏。我记得在游戏临死前,国服的策划放出消息,已经向开发商沟通过了,会把游戏改回最原汁原味的首测版本。结果等了好久,却等来一个停服的消息,然后韩服、泰服、steam服,全球停服。想来已经好多年了。

当初的宣传图

SteamSol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