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Gujian3) Guide

一组图从萌新到牌佬:全三代千秋戏零基础入门指南 for 古剑奇谭三(Gujian3)

一组图从萌新到牌佬:全三代千秋戏零基础入门指南

Overview

包括千秋戏古剑一二标准包与古剑三补充包 – 所有卡牌组合以及人物关系图,适合【从未接触过前两代】的萌新玩家入门,以及非骨灰级玩家进阶深入牌组认识,以及骨灰级玩家拖人下水

前言

游戏

千秋戏 (Lost Tales):《古剑三》中的衍生卡牌游戏,其核心为“寻找卡牌组合”(与日本传统卡牌“花札”有相似之处)

卡牌

卡牌:大致可分为人物卡、场所卡、物品卡,卡牌风格来自于传统皮影戏
组合:卡牌组合 = 人物/场所/物品之间的特殊关系(例如朋友、家乡、持有品等
组合的来源:基于《古剑一》、《古剑二》以及(补充包的)《古剑三》的主线剧情

本指南

本指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梳理人物关系表来记可能的组合,并着重划分系统,希望对原先望而却步的萌新有所帮助
核心受众:从未接触过前两代的萌新玩家
换言之,玩家在接触该教程前应理解千秋戏的游戏规则,但由于未能完整体验前代《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与《古剑奇谭二:永夜初晗凝碧天》的游戏剧情与人物关系设定,以致难以顺畅地体验千秋戏除了皮影风的牌面以外十足的魅力。
同样基于这一科普目的,各代角色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一定方便理解的简化,同时完全不考虑珍稀牌对于组合的潜在影响,需额外注意。
内容

  • 卡牌关系一览表
  • 基于相同布局的卡片组合一览表
  • 个人感受评述

Visual Guideline in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粉丝自制 网页版千秋戏[bubububaoshe.github.io]!!!
(额外包含语音包,巨情怀,感谢程序员大佬yyds!!!

众所周知,千秋戏本身为粉丝向游戏,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给人安利时也是颇费口舌。
本人作为千秋戏狂热玩家,在多次安利失败且厌烦于“见欧阳少恭就抢”“见人物牌就拿”的耍赖打法之后,最终生发出做这样一期【千秋戏零基础入门方案】的想法。

素材来源

所有牌面素材来自于b站 BV1s4411v72 up的倾情分享
所有组合均参照实体版卡牌附赠的组合表
英文译名主要来自古剑三英文版中补充的英文译名,为方便理解进行了部分注释与格式统一
背景图主要来自官方图,部分同人图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希望该指南能帮到你充分享受千秋戏的乐趣~

古剑奇谭一部分

人物关系图与牌组组合图

个人特别感想
1.古剑1人物关系太过破碎,直接导致组合很难形成 (像流月城) 充分成体系的系统,因此更多还是围绕某些单卡做灵活变换
2.某些单卡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欧阳少恭和百里屠苏二位大佬
3.古一还是以小组合联动为主,凑组合时要考虑步步为营,一飞冲天逆风翻盘可能性较小
4.黑衣少侠传太难太难凑齐了,凑齐难度远超过效益更佳的故梦 (古三上古组) 和红月 (古二流月城)

古剑奇谭二部分

个人特别感想
1.相比于古一,显然古二的组合更系统更高效,甚至绝对一点说,更像是卡牌游戏该有的样子
2.谢衣老师是隐藏的古二王牌卡的存在,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古一方兰生“小组合之王”的角色,另一方面连接了(无存在感) 主角团与 (强无敌) 流月城,甚至还能够找机会跨版本跟风晴雪组个“厨房”,确实称得上游戏中似乎无处不在的角色地位
3.流月城系统的组合密度 (看那密集的组合线) 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阿阮系统联合夏夷则边的天华山小系统也是进可攻退可卡对家组合,相比下来古二主角团尤其是缺乏额外组合的闻人实在是过于没排面
4.所谓“古剑奇谭”,古剑的组合,尤其是带上了禺期红玉的古剑组,即使没有珍稀卡也足够强。但亲身体验不要过于依赖古剑,卡手且容易一不小心让对家组起流月城甚至黑衣少侠、蓝衣偃师的大组合,一把大反转。
5.总之古二部分是千秋戏真正的核心

补充包 – 古剑奇谭三部分

游戏二周目时可解锁这一系列卡牌
涉及人物均为古三当中人物,容易理解人物关系与组合


个人特别感想
1.总体来看,古剑三的补充包 (也许是因为更加复杂的人物关系) 设置并不是特别合理,尤其在平衡度上与标准包差异较大
2.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上古组作为副组太过于强势,使得主角团以及其他小组合显得毫无价值。纵观古一古二千秋戏组合可见,组合设计时大致的思路为:【难成型但分数高的主组】 (古一:围绕主角团的幽夜苍茫、桃花谷以至黑衣少侠;古二:围绕主角团的阿阮系统、太华山系统以至蓝衣偃师) 和【易成型但分数有限依赖key牌的副组】 (少恭系统和流月城)。但古三中由于北洛-云无月-缙云和姬轩辕的存在,使得这一平衡完全被打破,上古组完全凌驾于其他系统之上,甚至主角团逐渐成为上古组的附带组合卡片,实际上相当影响趣味性
3.另一方面其他系统太弱,尤其是天鹿城系统,牌不算太少但其组合价值尚且比不上古一的天墉城,实在无话可说
4.还有一些卡片的设置意图不明,比如无名之地、巫之国甚至是刘兄的卡片,看似延伸广照应剧情,但看从关系图就可以看出这些卡牌定位相当尴尬,存在的问题比如单线组合多缺乏吸引力,缺乏吸引力的刘兄和古一缺乏吸引力的襄铃组合还没有额外奖励?巫炤、司危和自己的墓没有组合???
5.虽然吐槽多多,但还是相当喜欢补充包的卡尤其是原型的北洛和云大佬,帅爆了好吗
(上述感想多主观论断,没有冒犯烛龙的意思,还请轻喷~

后记

注释与致谢

特别感谢程序员大佬做的网页版千秋戏[bubububaoshe.github.io]!!!
还额外做了语音包,让无数骨灰级牌佬拿起手机随时随地一把情怀满满的千秋戏,相比大佬我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实在微不足道

后记

讲真千秋戏确实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小游戏,我已经历了多轮 狂热-平淡-厌倦-狂热-平淡-厌倦 的轮回但现在依然相当喜欢这种游戏创意与呈现。也许有一天我等不到或者再没有机会打开《古剑》系列游戏,但我仍然希望能在闲时挂上耳机“来来来,打一把” ……
在这次整理指南的过程中,我确实对于已玩了千把的千秋戏又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后面的“特别感想”部分全部是情真意切现场码出来的,不禁感慨若是真做成pvp还有很长的钻研之路要走

作为完全粉丝向的小游戏作品,实际上玩家尤其是核心玩家群体对于千秋戏的潜在要求和预期,比之昆特牌、百闻牌等一系列独立玩法、并无特别联动的衍生卡牌游戏更高。而千秋戏无疑是优秀的,精致的皮影风牌面吸引了大量路人玩家,配上语音的组合仿佛前代角色的音容笑貌尚在眼前,玩法亦是入门容易难精通。这样便足够了!
时常能够看到很多拿千秋戏与昆特牌、影之诗对比且拉踩的言论,一直义愤填膺;但有时有安慰自己,一个完全粉丝向的以组对为核心玩法的衍生游戏能够如此大程度地脱离游戏本体玩家群体而引发争议,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人生百年,吾道不孤
祝烛龙和古剑系列越来越好!

SteamSolo.com